赵敬祖:从俊小伙到老头子,他把一生献给了青蒿素

来源:春城晚报


——讲述青蒿素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那时候条件特别苦,没钱没设备,生产就在一个电饭锅里进行,没想到还真做成了,昆药人真了不起……”谈到多年前云南发展青蒿素的历史,80岁的赵敬祖老人眼含热泪,颤抖着竖起了大拇指。


20年前,赵敬祖从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药集团”)副总工程师岗位上退休。如今他虽然头发花白,身体也没以前硬朗了,但思路依然清晰,忆及昆药发展青蒿素事业的峥嵘岁月,仍难掩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从生产车间工人到工程师,从上世纪70年代一路走来,赵敬祖见证了青蒿素在云南的发展壮大,见证了昆药在青蒿素领域的产业化过程,也见证了老一辈昆药人为青蒿素事业的发展付出的智慧与汗水。


在最美好的年纪  结识 青蒿素

赵敬祖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战争进入最残酷的阶段,疟疾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国内南方地区的抗疟形式也日趋严峻,云南的普洱、版纳一带成为重灾区。当地流行一句话叫“要到思茅坝,先把老婆嫁”,意思是要到思茅一带去,先要跟老婆离婚,因为去了就可能因感染疟疾而丢了性命。当时江浙一带也流传着“得了疟疾不用焦,服用红糖加青蒿”的民谣。为了支援越南,同时对青蒿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967年,中国启动了一项代号523的绝密项目,该项目动用了超过60家科研机构及大约500名科学家,旨在研发一种新的抗疟疾药物,当时的“昆明制药厂”(现昆药集团)参与了此项研发工作,赵敬祖等一批年轻的昆药人,成为了这项伟大事业中的一员。

“我们云南人都称疟疾叫‘打摆子’,因为发病的时候人会忽冷忽热,全身发抖,大夏天捂着大棉被还嫌冷。那时候我还年轻,听到老人们讲谁打摆子就觉得那人必死无疑,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和这个工作结缘,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赵敬祖提到自己的工作,不由地仰起了头,眼神里都是自豪。

青蒿素的生产,在当时的昆明制药厂是一个政治任务,赵敬祖和同事们都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对青蒿素却知之甚少。就这样,他们懵懵懂懂地跟随着老一辈专家们,开始了云南青蒿素的漫漫探索路。


投身青蒿素,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上世纪70年代,全国523小组、中药研究所、云南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对青蒿素的提取、药理、毒理、临床等全面开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推动青蒿素的产业化,昆明制药厂成立了中试车间。

虽然一些细节老人家已经记不清楚,但是他一直强调反复实验的过程。“那时候条件特别苦,没钱没设备,专家们就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一次又一次实验,废寝忘食。当时的生产工艺还谈不上成形,整个生产就在一个普通的电饭锅内进行,没想到还真做成了,昆药人真了不起,他们的执着和毅力,至今鼓舞着我。”据资料查询,老人家说的这段时间应该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经过八年的努力,1987年,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昆明制药厂获得了蒿甲醚原料药和蒿甲醚注射剂新药证书。

蒿甲醚是青蒿素的新型衍生品,克服了青蒿素作为抗疟特效药用量大、提取成本高等问题。在蒿甲醚的基础上,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与昆明制药厂又研发出了复方蒿甲醚,彻底解决了疟疾复燃及寄生虫易产生高抗药性这一问题。

此后,在国家的帮助下,昆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云南青蒿产业。云南省计划委员会1988年的一份批文显示,当时昆明制药厂的蒿甲醚原料药年产规模为2吨,蒿甲醚注射液年产规模为2000万支,蒿甲醚工程总投资达2703万元。

“如果你和我一样搞生产的,你就会知道这时候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企业有多重要,尤其当你想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时候。”赵敬祖回忆,为了严格控制蒿甲醚注射液原料的质量指标,当时昆明制药厂引进了来自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国的最先进设备。那个年代,对地理位置偏僻、生产条件落后的西南地区来说,这样高规格的投入并不多见。“可是昆药做到了,我们走到了行业的前面,迎来了青蒿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回忆那一段艰辛时期,赵敬祖表示:“说不苦是假的,但是心里是甜的,中国的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上百万的生命。投身青蒿素,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蒿甲醚终于撬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认可,这仅仅是第一步。赵敬祖和同事们作为参与并见证蒿甲醚产品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的一线员工,也和企业一样,迫切希望能让青蒿素走上更大的国际舞台。而这,就面临着两个现实问题:一是通过哪种途径让外国人知晓;二是产品质量把控,必须达到当时的国际采购标准。

虽然中国在青蒿素原料上有绝对优势,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国的研发水平始终落后于国际,且当时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较为薄弱,中国在青蒿素的产业化过程中落入了国外的专利壁垒。即便如此,中国企业仍在积极争取国际抗疟市场的一席之地,步履艰辛,却从未放弃。

“借助国际医药巨头的实力,成为中国青蒿素厂家打入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赵敬祖回忆,为了确立中国青蒿素的国际地位,昆药积极寻求和国外巨头的合作。1990年,昆药与法国药企罗纳普朗克签署蒿甲醚油溶液供应协议,正式开始了蒿甲醚的国际化之路;1992年,复方蒿甲醚片(复方本芴醇片)(简称“A+B”)在瑞士CIBA-GEIGY LIMITED,BASLE(汽巴嘉基公司)的协助下打入国际市场,昆药作为独家生产新药蒿甲醚的厂家参加了合作;2002年,在瑞士诺华公司的协助下,复方蒿甲醚载入WHO基本药物目录。

既然是合作,外国药企肯定会对材料生产、制作工艺进行全面介入,赵敬祖意识到,昆药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差距。”赵敬祖感叹,外国人对于产品线每一个环节的严苛要求,对质量管理和国际采购规则的把握,让每个生产一线的员工都感受到严谨、务实、细心的态度。

为了提供符合国际要求的蒿甲醚,昆药在瑞士诺华公司的帮助下,积极开展国际认证,2002年,蒿甲醚原料药车间获得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2005年,昆药蒿甲醚原料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证;2009年,WHO再次对昆药蒿甲醚生产车间进行了GMP认证的现场检查,并通过认证。


身退心不退 心系青蒿素

从生产岗位上退下来后,赵敬祖也时刻关注着昆药青蒿素的发展。“从我走进生产车间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坚信,这个由中国人研发、生产出来的造福了几亿人的“国药”,有一天一定会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青蒿素登上诺奖舞台,我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昆药集团在大股东华立集团的支持下,已完成了对华方科泰的收购,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抗疟药原料药生产商,也是全球品种最全的抗疟药品供应商,拥有了青蒿素业务完整的产业链。老一辈昆药人的付出,迎来了昆药青蒿素更好的明天。

赵敬祖的家人告诉记者,在电视上看到屠呦呦获奖的新闻时,老人激动得落泪,家人都拿他开玩笑,说他比屠教授还高兴。

“虽然我只是青蒿产业大军里的无名小卒,但只要想到自己曾参与其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只有亲历过,你才能体会那个年代祖国和人民的伟大!”每当回忆起那段与青蒿素结缘的岁月,赵敬祖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