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癌药新进展:昆药参股的CPI公司获美国FD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近日,昆药集团参股的美国CPI公司( Coordination Pharmaceuticals,Inc .)开发的新型纳米抗癌药CPI-100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将于近期开展针对晚期结直肠癌、食道癌等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该项目的实施预示着昆药在肿瘤治疗创新药物开发的新突破,并将推动公司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CPI-100有望成为全球又一重磅抗肿瘤创新药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存压力增大、生活环境和方式变化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现有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包括靶向疗法)等,但都具有较大局限性。相较而言,CPI-100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理的新型纳米抗肿瘤药物,目前尚无同类药品上市。临床前研究表明, CPI-100在多种癌症模型中能够使肿瘤缩小/消除。该新药不仅针对铂类耐药的癌症患者,也有望代替现有铂类药物成为胃癌、直结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的新制剂。研发成功后,此类产品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望成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又一重磅创新药。


CPI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主要从事新型纳米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公司,其创始人林文斌博士是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和综合肿瘤中心的James Franck特聘教授。林博士开拓并发展了纳米级金属有机框架分子及其在肿瘤造影和治疗的应用,截至2018年已发表研究论文325篇,是近年来高引用率化学家之一(from Thomson Reuters)。


2016年,昆药集团作为天使投资者,投资 250 万美元获得 CPI 公司19.23%的股权,并享有CPI研发技术成果的全球市场开发权利带来的收益、一个董事会席位以及CPI部分产品中国市场开发的优先谈判权。自此,昆药正式介入新型抗癌纳米配位聚合物(NCP)技术平台,研发一系列基于纳米技术的治疗胃癌、直结肠癌等的抗肿瘤药物。

 

坚持国际化发展,创新研发成绩斐然


根据医药咨询机构IQVIA Institute最新发布的Global Oncology Trends 2018深度报告,2017年全球抗肿瘤药物花费总额达到133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近40%,预测202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昆药集团坚持发展创新药、走国际化道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并购,丰富昆药产品线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司在慢病治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017年,昆药参股的美国RiMO公司研发的新型放射治疗增敏剂RiMO-301获得美国 FDA临床试验批准;公司与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合作的“双氢青蒿素片治疗红斑狼疮项目”也顺利进入临床II期。2018年,公司与王庆华教授合作开发的长效降糖药苏帕鲁肽注射液获得国药监局临床批件;近日公司参股的CPI公司又获得美国FDA药品临床批件。这些研发项目的一步步推进,不仅提升了昆药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公司在慢病治疗领域的竞争力,也更加坚定了公司继续走国际化创新研发道路的信心。

 

作为国家认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昆药已在云南、北京、上海、北美建立了四大研发中心,并形成中药、化药、生物药协同发展,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多渠道创新研发的布局。未来,昆药将继续坚持发展创新药,努力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制药企业。